远在战国时,以文化为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和教化的观念便已显露端倪。圣人之不治已病治未病,而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所谓也。《周易》曰:“贲与亨同根,柔源于文,故亨有刚柔,而小利于大攸往者,天文是也。故文明止于文,人文是也。与天文相关者,察时之变。与人文相关者,化天下为一炉”。以文教化,即文化教育;即以教育之力,以文的精神,弘扬家风,形塑道德,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的思想蕴涵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文”与“文”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色。
一、更加注重明确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
价值教育是以价值意识培养和价值观塑造为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一种以培养人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形式,对高中语文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它对指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发表文章理念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文化能否发挥教育作用取决于它能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有待提高。我们必须强调、充分理解并有效开发文化教育的潜力和有效性,以实现文化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二、文化育人的时代蕴涵不断凸显
“文化育人”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育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这一明确概念尽管有其历史变迁的历史意义,但很明显人们的思维、行动、生活等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精神的潜在作用,而文化精神也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渗入、浸透了对学校思想的教育。
为了有效理解新时代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和大学必须做好工作,继承和延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调中国的历史,强调活力和专业性,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赋予其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文化育人方法形式的系统完善
文化育人需要将多种育人的发表文章方法形式进行有效对接和融合。政府方面强调单位间需要齐心协力、层层分工,同时需要统筹教学、管理、党政、共青团等单位合理工作、实现齐抓共管的良性状态,从具体方面必须贯彻到教学、课程、教育文化活动等的所有方面,建立多向教育平台,以实现文化教育的高效推进。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思想意识交叉激荡,对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理念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因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在育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化教育强调“潜移默化”以及“日用不觉”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