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历来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研究形成了几个基本原则。政府把文化教育放在高校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高校文化教育,在新时期发展文化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积累了宝贵的期刊发表经验。
在新形势下,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培育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意义。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改革创新关键时期,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必须把思政理论课作为重点工程。
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实施文化育人
“立德树人”是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文化育人的主线与中心环节,文化育人的效果最终还得回归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品质。百年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围绕“道德建设与教育”,结合地域文化、学校特点和管理理念开展了建设活动。例如,上海海洋大学以道德和人文理念为核心,继续推进海洋特色体育教育,致力于建设一个与体育和遗产紧密联系的海洋特色教育平台,发展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塑造和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战斗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企业和企业合作,建立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诚
信的培训和发展中心,并建立一个“价值创造、个性发展、行为指导、能力建设、文化传播、财政支持和安全”的工作体系。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举办了活动,所有师生都参与了塑造正能量词、在电子屏幕上玩耍、传递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以及“伟大意义”的活“耳语”。
二、在激发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中构建长效机制
“人文教育”本身蕴含着“人文文化教育”和“文化人文化”的深刻期刊发表内涵。自20年以后,“人”在高中和大学教育关系中的中心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通过培养优秀教师的士气和学习风格,学生会自觉地受到浩然正气文化的影响,因此先进文化可以渗透并占据头脑。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成长,而且还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贯穿于整个育人环节之中,体现了学生、教师等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同辈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最紧密、感染最深、周围有榜样、行为有动力、校园里更多优秀群体、更多同龄人的激励与指引对大学生价值选择与实践行为大有裨益。
三、紧密跟进时代发展趋势推进网络文化育人进程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也对大学生社会形成了越来越普遍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中国高校信息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全新挑战与新机遇。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已初具规模。未来教育的难点、热点、敏感点、聚焦点在互联网环境,从战略格局上看,占领网上阵地、占领网上教育高地是办好文化教育事业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个部门于2015年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认识到需要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媒体的有机结合,整合文化资源和期刊发表创新方法,加强网络教育中的思想指导和价值指导,构建优质的网络文化教育体系。武汉科技大学强调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温度、深度和有效性。通过创建网络文化商店,壮大网络培训队伍,丰富网络活动,扩大网络文化覆盖面,为网络教育打造新名片,促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诚信创新。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师生一致称赞MOOC、SPOC等教育平台。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校的在线合作共同开发了“雨教室”,这是一种智能教学工具,使答案更容易、更具互动性,并有效地创造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这些实践研究和宝贵经验为深化高等院校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