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层置换法
我国地域广阔,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遭遇不同地质结构,绝大多数公路工程所面临的都是土基为主的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最终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特别对于软土地基来说,由于其内部含水量较大、稳定性不足,所以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其中,土层置换法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方式之一,利用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土层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所建公路的稳定性。
此方法可以利用硬度较高的土层来替换软土层,确保工程建设区域地基能够满足强度方面的期刊发表要求,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层置换过程中,一定要对土层实施准确的分析对比,要利用更为专业的仪器设备来对其实施检测。在进行检测时要按照表层软土、置换土层类型等实施分析,要确保得到更为准确的土层密度、强度等数据,只有确保所置换的土层满足工程标准之后才可以实施置换,确保土壤具有较高契合度。通过有效的土层置换能够大大减少地基沉降问题,并且可以满足公路工程地基施工强度及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土层置换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所以此方法更多应用在软土区域较小范围的施工中。
二、碎石桩加固技术
碎石桩加固技术是软土地基施工中最为常用、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企业要以加固碎石桩作为施工关键来对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施工地质环境,以此来设置桩用孔洞位置,之后通过振动设备对其进行冲击操作。在通过水压对其实施打孔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期刊发表分析,严格遵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防止造成孔洞底部破损,一旦产生结构性破损问题就要马上停工检查,有效处理之后才可继续施工。
完成孔洞施工之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在实施孔洞清理过程中要将孔洞内部泥浆彻底清理干净,同时进行含沙量的检测,在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之后需要在孔洞内填充一定量砂石,之后对其进行充分振捣减少砂石之间的孔隙,确保能够在黏土位置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增强碎石桩强度,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及抗沉降性能。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此种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放置一定量水泥、煤灰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固碎石桩的性能。由于此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施工相对简单、所用材料取用方便、总体费用较低,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
三、强夯法
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强夯法往往需要消耗长时间进行处理,但是此种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应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时,往往要通过8~30吨重量的重锤、提升到10~25米高度,利用自由落体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夯击,最终确保地基得到有效夯实。一般情况下,强夯法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更多针对黏性黄土、淤泥质土来进行的,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此技术的价值,有效解决软土地基方面的问题。在利用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在对地基进行夯实过程中可以通过碎石或者砂石材料实施换填,最终达到地基结构稳定性方面的期刊发表要求。
第二,在对地基进行夯实过程中一定要对强夯力度、强夯高度等进行严控,不但要确保达到地基要求技术指标,同时也要防止出现过度夯击的情况。
随着多年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强夯置换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在软土处理过程中通过重锤对软土实施夯实,同时在夯实过程中通过回填片块石或者其他的粗状颗粒形成片块石墩,让石墩与软土共同作用,满足复合型地基的施工要求。
四、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可以使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得到更为严格的管控,能够确保地基施工的良好协调性,从而满足软土地基处理达到标准规范。
在利用注浆加固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要通过浆液的胶结方式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施工时相关人员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浆液配置,向软土地基内进行浆液灌注,利用浆液的胶结性来减小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土壤密实性。另外,此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含有裂缝的岩层中,对其缝隙实施填充来控制裂缝的扩张,避免其对施工产生影响。此种技术由于操作较为便利,所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由于此种技术的成本较高,所以对于某些对成本比较敏感的工程来说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