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耕作
机耕期间,要合理地控制机耕时间和机耕深度,才能保证机耕的效益。一是机耕的时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适当地进行机耕,一般在三月底或九月初进行。二是耕作的深度。机耕作业的深度对作业效果、作业成本和作业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作业中要合理地选择作业深度。要根据不同的作物来控制机耕的深度。例如,小麦是一种须根性的作物,其播种深度一般在18—22厘米左右。如果是重茬小麦,则要进行深翻,最好是22厘米。另外,要根据不同的耕作条件,合理选择机耕深度,如土壤较好、土层较厚,可适当降低耕地的耕层厚度,从而增加土壤的蓄水量。相反,如果土壤条件差,土壤厚度较浅,应适当提高耕地的耕层厚度。但在提高耕地深度时,应按逐步进行,不可一次深过深,以免过厚的土壤对作物的收成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翻耕期间,要保证翻耕均匀,避免漏耕、重耕,翻耕后要保证耕地的平整,不留下任何三角形的空隙。
二、机耙作业
在实施机耙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是在对旱地进行机耙作业时,要保证表层土壤细密,地面覆盖丰富;在水田进行机耙作业时,应注意上糊下松,表层土壤像泥浆一样;二是不能重耙、不漏耙、不漏地、不留垄沟、不留杂物、光洁、平整。同时,在机耙作业期间,可适当施用适当的基肥,以提高土壤质量。在施基肥时,应采取均衡施肥,在耙地后,可以在地面上覆盖1层杂草,以防止水分和肥料的散发。
三、机械播种
在进行机械播种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发表文章问题。一是要翻耕,保证没有杂草、残茬等,土壤不能太硬,不能太软,以免播种机插进土里,不能工作;二是根据农作物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播种的数量。在选择作物品种时,应尽量选用当地的优良品种,而不应盲目引进新品种,以免给作物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种子质量要高于3级,即发芽率、净度和纯度在93%以上。因此,在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的地方,播种面积会比较大;相反,在土壤贫瘠,气候寒冷的地方,播撒的密度就比较低。小麦种植密度以每667平方米20-24千克为宜。这样既能保证种子的存活率,又能降低土地的浪费,增加粮食的产量;三是要控制播种深度和行距,以小麦为例,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左右,深度不宜大于7cm,播种深度太深会对发芽产生不良影响。播种距受气温、地质、品种等因素的制约,小麦的播种面积一般应在15~20cm左右;如果是插秧作物,一定要注意控制秧苗的质量,选用苗龄15~20天、苗高10~20厘米的带土秧苗,并保证土壤不疏松,保持盆栽的完整,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成活率。
四、病虫害的控制
在农作物生长中,如果出现病虫害,必然会对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产生影响,所以,在作物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和不同的病害,采取适当的机械设备和农艺发表文章技术措施,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是在选用杀虫剂时,要选用低毒性、广谱的杀虫剂,并按说明书进行合理的调配,以保证杀虫剂的有效性,降低农药的用量;二是要积极采取新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除常规的化学防治方法外,还应积极采取天敌、性激素等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如灯光防治、焚烧、施肥、除草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减少病虫害对周边环境的危害,确保农作物质量安全;三是针对田间害虫的不同类型,选用合适的农药,以保证害虫的控制效果,防止害虫的传播,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损失。
五、机械收割发表文章作业
机械收割作业有割晒机作业、脱粒作业、联合收割作业三大类。一是割晒机作业。在割晒机操作中,应注意不漏割、收获彻底、收获的损失率小于2%。其次,剪茬的长度应控制在5—8厘米左右。最后,把收割好的庄稼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在打谷机的操作中,应保证脱粒的清洁,使脱粒率大于99%。其次要保证脱粒的洁净程度在98%以上。三是联合收获机的操作,保证脱粒的破损率不超过1.5%。在联合收割机的操作中,应保证收获和脱粒的洁净、清洁度大于95%、破损率小于2%、整体损失率小于3%。采用半自动联合收获机械,其清洁度、破损率和总损失率都要比该指标高。其次,保证割茬距为5—10cm,田间无漏割。